|
2021 12-03 12月2日,從青海省海西州委宣傳部獲悉,該州新修《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自治條例》(簡稱《自治條例》),將積極打造“開放柴達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自治條例》經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簡稱“海西州”)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七次會議通過,后經青海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審查批準,于12月1號起正式實施。青海省海西州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州域主體是素有中國“聚寶盆”美譽的柴達木... 2021 11-24 11月24日,北京人民政府發布《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規劃》,規劃中提出,積極推進氫能、先進儲能、智慧能源系統等領域減排降碳關鍵技術研發攻關。先進儲能領域突破大容量電化學儲能材料、組件及系統能量管理技術,推動吉瓦時級固態鋰離子電池等規模儲能裝備研制和產業化。智慧能源系統領域開展能源數字化支撐技術、百兆瓦級虛擬電廠和分布式能源智能化供需調度技術、傳感器件與專用芯片等方面的研發... 2021 11-17 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發布《四川省“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征求意見稿)》。文件中提出優化能源供給結構,加快構建成都氫能產業生態圈,開展氫能技術攻關,推動制氫產業發展。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容量穩定在8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42%左右。強化科學技術引領支撐,加快先進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新一代核能、一體化燃料電池、智能電網、綠色氫能、新型儲能、鋰離子電池、釩電池、頁巖氣開... 2021 11-10 11月9日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印發福建省“十四五”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規劃的通知。通知中提出推動融合光伏、充電設施、智能用電設施等綠色能源網絡發展。積極引導寧德時代、亞南電機等企業帶動供應鏈與生態伙伴企業集聚發展,推動儲能專用鋰電池產品的技術迭代與產品升級,針對UPS/備用、住宅/家儲、無線基站儲能、工商業儲能、電網側儲能和發電側儲能等不同應用場景和需求,分別開發適用于長時間大容量、短時間... 2021 11-01 10月29日,生態環境部、發改委、公安部、工信部等近20個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印發《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鼓勵各地積極采用生物質能、太陽能、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方式,大力支持新型儲能、儲熱、熱泵、綜合智慧能源系統等技術應用,探索推廣綜合能源服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完善峰谷分時價格制度,優化采暖用電銷售側峰谷分時時段劃分,進一步擴大采暖期谷段用... 2021 10-26 10月22日,國內首個“新型二氧化碳儲能驗證項目”在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開工建設,標志著我國這一突破性儲能技術開啟了工程化應用的進程。此次開工建設的“新型二氧化碳儲能驗證項目”,基于西安交通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謝永慧教授團隊在先進能源系統及二氧化碳動力裝備方面十余年的研發及工程應用經驗,由百穰新能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牽頭,與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三方強強聯合、緊密合作、自力更生、協同攻關,在熱... 2021 09-24 近日,長城汽車正式發布了旗下突破性研發成果——大禹電池技術。根據長城汽車的規劃,“大禹電池”將率先搭載在沙龍品牌的第一款車型上,新車預計會在2022年推出。而這一電池技術,未來還將覆蓋長城旗下純電動、混動、氫能等不同能源形式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官方表示,大禹電池可實現電芯化學體系全覆蓋,任意位置的單個或多個電芯觸發熱失控的情況下保證電池包不起火、不爆炸。該技術的設計理念是“變堵為疏”,將氣火流... 2021 09-24 “西北區域是我國重要的新能源基地,資源稟賦好、發展空間大,區域內風能、太陽能技術可開發量超10億千瓦,超過全國風能、太陽能技術可開發量的48%。”國家電網西北分部黨委書記王國春23日表示。當日,第四屆“清潔能源發展與消納”高峰論壇在蘭州舉行,會議以“30·60,清潔發展”為主題,旨在為“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的清潔能源發展,探討解決思路和措施。中國電機工程學會秘書長王剛介紹說,中國的清潔能源... 2021 09-18 9月10日,湖北省首座光儲充檢智能微網新能源汽車充電站由中大恒潤公司經過兩個月的施工建設后投入使用。據了解,該光儲充檢智能微網新能源汽車充電站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停車場。該充電站是湖北省內首次引入A級光伏板、磷酸鐵鋰電池儲能裝置、120kW V2G直流快速充電樁、深度融合AI算法的電池檢測柜,運用大數據及微服務技術,構建的一套智能微網場站。場站在投入使用后將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 2021 09-09 據外媒報道,韓國電池制造商LG Energy Solution(以下簡稱LGES)目前正在開發磷酸鐵鋰(LFP)軟包電池,最早將于明年建立一條磷酸鐵鋰電池試生產線。LGES的主打產品是NCM,也就是正極材料聚合物為鎳鈷錳的三元電池。隨著鈷的減少,該公司一直在努力降低成本,追求最佳的能量密度。磷酸鐵鋰電池雖然能量密度低,但由于不含鈷和鎳,所以成本更低,也更安全。LGES在磷酸鐵鋰電池方面涉足的... 2021 09-09 8月31日,江蘇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國家示范工程送電成功。這是壓縮空氣儲能領域唯一的國家示范工程,也是江蘇省2019、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電站在電網負荷低谷期使用電能壓縮空氣,并將其高壓密封在地下1000米深處的鹽穴中,在電網負荷高峰期再釋放壓縮空氣推動汽輪機發電,從而達到降低電網負荷峰谷差的目的。近年來,江蘇清潔能源電源快速發展,給電網帶來巨大的新能源消納和電力供需平衡壓力。鹽穴儲能壽... 2021 08-31 國際研究小組開發出新型可充電電池,該新型電池名為堿金屬氯電池,其可儲存的電量是當前電池的6倍。當電子從可充電電池的一側移動到另一側時,可充電電池會將化學物質恢復到其原始狀態以等待再次使用。但不可充電電池的電量用完后,其化學物質就無法恢復。通過使用先進多孔碳材料形成電極時,研究人員取得了重大突破。該碳材料具有納米球結構,且充滿許多超細孔。在實踐中,這些空心球就像一塊海綿,吸收了大量原本敏感的氯... 2021 08-30 8月27日,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設計研發,益陽中海船舶有限責任公司建造的全國首艘超級電容新能源車客渡船在沅江南洞庭湖順利下水試航,沅江市新能源船舶制造又添新動能。 2021 08-30 根據動力電池創新聯盟的統計,今年1~7月,我國三元鋰電池裝機量累計35.6GWh,占總裝車量55.8%,同比累計增長124.3%;磷酸鐵鋰電池裝車量累計28GWh,占總裝車量43.9%,同比累計增長333%。從目前行業的整體狀況來看,特斯拉、大眾和奔馳等主流車企“高鎳+磷酸鐵鋰”的電池布局逐漸清晰,不同正極材料對應不同車型和產品,預計未來兩種技術路線將長期共存。 2021 08-30 8月29日,第二十四屆成都國際車展開幕。蜂巢能源在展會上舉行發布會,宣布其開發的全球首款無鈷電池包正式搭載長城歐拉首款SUV車型櫻桃貓,實現量產裝車,引發行業強烈關注。動力電池行業也由此進入無鈷時代。 2021 08-27 近日,由美國斯坦福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開發出新型可充電電池,其可儲存的電量是當前電池的6倍。該研究將加速可充電電池的應用,并使電池研究人員不斷實現該領域的目標:打造出一種高性能的可充電電池,可以使手機每周只需充電一次,使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提高6倍。該新型電池名為堿金屬氯電池,由斯坦福大學化學教授Hongjie Dai和博士生Guanzhou Zhu領導的研究小組基于氯化鈉(Na/Cl2... 2021 08-11 在正極材料方面,寧德時代首款鈉電池采用克容量較高的普魯士白材料,對材料體相結構進行電荷重排,解決了循環過程中容量快速衰減的核心難題;在負極材料方面,使用具有獨特孔隙結構的硬碳材料,該材料具有克容量高、易脫嵌、優循環等特性。該鈉電池電芯單體能量密度達160Wh/kg。現階段鈉電池更適用于儲能和微型電動車領域,作為鋰電池補充,而200Wh/kg目標的實現將是突破性進展,成為產業發展的“分水嶺”。 2021 08-04 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于 7 月宣布,已經開發出了一種特殊的針對鋰電池石墨-硅陰極的處理方法,可以將硅含量提升至 50% 以上,遠高于現有的 15%。這項技術能夠使得鋰電池容量提升至目前的 2.6 倍。官方表示,鋰電池在生產過程中會永久失去一些活性鋰離子。研發人員將鋰電池陽極進行預先處理,能夠容納更多的鋰離子,這樣會使得電池容量提升。韓國這家研究所使用含有鋰離子的溶液,防止硅電極中的鋰消耗。此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