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光伏!工信部等四部門聯合發文2024-12-18 10:06來源:gessey瀏覽數:372次
12月1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四部門聯合印發《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國引領原材料工業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優布局、更加綠色、更為安全發展的標準體系逐步完善,標準工作機制更加健全,推動傳統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的標準技術水平持續提升。 方案要求,圍繞推動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突出應用場景和產業研發緊密結合,同步推進關鍵標準研制實施。強化產業鏈協同創新,鼓勵跨行業應用,制定一批通用性強的重點先進基礎材料標準。堅持應用牽引,圍繞生物醫藥、船舶及海洋工程、新能源等重點領域,加快推動一批創新成果轉化成關鍵戰略材料標準。聚焦前沿材料產業化重點發展指導目錄,利用國內超大規模市場條件下制定標準技術響應速度快、標準研制效率高等優勢,開展前沿新材料標準研制。 重點開展超高純金屬及合金靶材/蒸發料、形狀記憶合金、高端聚烯烴、電子氣體分離膜材料、電池膜材料、光學膜材料、光伏用膜材料、生物基新材料、特種涂料、特種膠黏劑、新型催化劑、高端試劑、稀土儲氫材料、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光功能材料、反光釉料、新能源復合金屬材料、新能源電池材料等關鍵戰略材料標準制修訂。 關于印發《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工信部聯科〔2024〕23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生態環境廳(局)、應急管理廳(局)、市場監管局(廳、委),有關行業協會、中央企業、標準化技術組織、標準化專業機構: 為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等要求,以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供給高端化、結構合理化、發展綠色化、產業數字化、體系安全化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組織編制了《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2025—2027年)》。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本地區、本行業、本領域實際,在標準化工作中貫徹執行。 工業和信息化部 生態環境部 應急管理部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 2024年12月13日 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行動方案 (2025—2027年) 原材料工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是產業基礎再造的主力軍和工業綠色發展的主戰場。標準在原材料工業發展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原材料工業已經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標準體系,標準供給質量持續提升,為產業轉型升級、創新成果轉化、產業鏈供應鏈保障能力建設等提供了較好支撐。面向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新要求,我國原材料工業在標準管理協同、標準供給水平、標準實施效果等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為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十四五”原材料工業發展規劃》《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等要求,以標準提升引領原材料工業供給高端化、結構合理化、發展綠色化、產業數字化、體系安全化發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系統推進、繼承創新、分級實施、開放共享的原則,按照“缺標補標、低標提標、優標轉標、有標貫標”的思路,加快構建引領原材料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以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新材料產業壯大為著力點,加快關鍵急需標準研制;以筑牢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底線為立足點,建設協調統一的強制性國家標準,推進推薦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協調配套;以需求牽引和標桿帶動為切入點,強化標準實施應用,為促進原材料工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制造強國提供有力支撐。 到2027年,引領原材料工業更高質量、更好效益、更優布局、更加綠色、更為安全發展的標準體系逐步完善,標準工作機制更加健全,推動傳統產業深度轉型升級、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的標準技術水平持續提升。 ——標準體系更加優化。完成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稀土、黃金等行業的標準評估及優化,分行業構建支撐原材料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準體系。 ——標準供給能力大幅提升。發布并實施200項以上數字化轉型、100項以上新材料領域以及100項以上綠色低碳標準,推動10項以上強制性國家標準立項。制修訂500項以上基礎通用和質量提升類標準。 ——標準實施應用不斷深化。面向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新材料等原材料重點領域,遴選300項以上標準應用優秀案例和100項以上典型場景。 二、主要任務 (一)開展標準體系優化建設。分行業開展原材料工業標準體系評估,推進現有標準體系優化升級。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需要,以優化存量標準為目標,廢止一批已被替代、產品或技術已被淘汰、標準實施效果差,內容不具備可操作性,不再適用的標準;整合一批標準化對象相似、標準顆粒度過細過小、標準技術內容交叉重復或標準分類尺度不一的標準;修訂一批適用范圍不能覆蓋新材料產品、綠色低碳等新工藝、數字化轉型等新技術以及技術內容不適應市場需求,與上下游標準不配套的標準;制定一批符合數字化轉型、節能降碳等最新產業政策要求、行業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趨勢的標準。合理布局材料交叉領域標準制定,建立完善新材料標準體系,加強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企業標準的系統性、協同性。 (二)加快數字化轉型標準研制。圍繞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數據安全和裝備智能化發展需要,持續完善原材料重點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開展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與原材料工業深度融合相關標準制修訂。面向采選、冶煉、加工、管網優化、窯爐控制等典型場景,加快基礎共性、關鍵技術和細分行業應用標準研制。制定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水平與成效評估標準。
(三)推進綠色低碳標準建設。聚焦低碳技術、碳減排、綠色產品等方面,堅持標準引領、有序提升,推動原材料重點行業大規模設備更新,引導傳統產業改造提升。開展電爐短流程煉鋼、氫冶金等低碳工藝以及相關技術裝備、管理評價等標準研制,鼓勵綠電—綠氫—石化、煤化工耦合技術標準預研。重點研制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行業重點排放單位碳排放核算方法,鋼鐵、電解鋁、水泥、尿素、氫等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等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對實施效果好的團體標準按程序采信為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加快綠色建材、生物基材料等新型綠色產品標準及綠色工業園區、綠色工廠、綠色產品評價通則制修訂,持續推進綠色工廠、綠色產品評價標準研制。
(四)加強新材料產品標準培育。圍繞推動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突出應用場景和產業研發緊密結合,同步推進關鍵標準研制實施。強化產業鏈協同創新,鼓勵跨行業應用,制定一批通用性強的重點先進基礎材料標準。堅持應用牽引,圍繞生物醫藥、船舶及海洋工程、新能源等重點領域,加快推動一批創新成果轉化成關鍵戰略材料標準。聚焦前沿材料產業化重點發展指導目錄,利用國內超大規模市場條件下制定標準技術響應速度快、標準研制效率高等優勢,開展前沿新材料標準研制。
(五)夯實行業標準化安全質量基礎。加強基礎共性、關鍵技術、先進工藝、試驗方法等基礎通用標準研制,鼓勵企事業單位開展國家級標準樣品和標準物質、計量校準技術規范研發,不斷完善原材料工業基礎標準群。強化質量標準建設,系統推進產品使用說明書、質量追溯、質量分級、質量控制能力等標準研制,支持企業建立生產過程控制和質量管控體系。圍繞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生態環境安全以及社會經濟管理等重點領域,加強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行業安全生產類強制性國家標準研制,開展特種玻璃、危化品、礦產品等領域安全技術類強制性國家標準制修訂,筑牢產業安全發展基礎。在行業標準研制過程中統籌考慮安全生產等內容,與現行的安全生產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相協調。
(六)強化標準實施應用。以用戶需求為牽引,持續暢通反饋渠道,加強標準貫標推廣和實施應用效果的跟進評估,探索遴選一批標準應用的優秀案例和典型場景。強化標準與政策規劃的有機銜接和協同,在行業規范條件、新材料首批次應用、平臺建設等政策舉措中積極采用先進適用標準。研究制定重點標準實施指引,加大標準應用力度,引導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落實相關標準要求,提升管理和工藝水平。鼓勵企業建設標準化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完善標準服務網絡,打造一批標準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先導型、創新型標桿企業,更好帶動先進標準實施應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原材料工業標準化工作協調機制,加強上下游銜接和工作協同,充分發揮各行業標準化初審機構、各相關標委會在體系維護、標準研制和宣貫實施等環節的作用。完善原材料工業標準化技術組織協作體系,研究建立新材料標準化統籌機制,及時解決標準制修訂和實施中的問題。有關行業協會、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重點企業等要加強協作,合力推進各項任務實施落地。 (二)加大資源投入。加強對原材料工業標準化工作的經費支持,推動科研和產業化專項加大對數字化轉型、綠色低碳、新材料、質量安全等領域標準研究的支持力度。支持地方加大標準化工作力度,鼓勵重點企業提高標準化相關經費投入,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向標準化領域匯聚。 (三)強化人才建設。提升標準化從業人員的專業化水平,培養一批既懂原材料工業又懂標準、具有全球化視野的復合型標準化人才。完善原材料工業標準化人才培訓體系,面向重點行業開展專題培訓。鼓勵標準化研究機構積極引進原材料領域標準化高端人才。支持企業將標準化人才納入職業能力評價和激勵范圍,優化標準化人才梯隊。建立原材料工業標準化工作專家庫,強化對標準化工作的決策支持。 上一篇: 重磅人事!華潤電力總裁變更
免責聲明:Gesse蓋錫咨詢力求提供的信息準確、信息所述內容及觀點的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其是否需要進行必要變更。Gesse蓋錫咨詢提供的信息僅供客戶決策參考,并不構成對客戶決策的直接建議,客戶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客戶做出的任何決策與Gessey蓋錫咨詢無關。本報告版權歸Gessey蓋錫咨詢所有,為非公開資料,僅供Gessey蓋錫咨詢客戶自身使用;本文為Gessey蓋錫咨詢編輯,如需使用,請聯系news@nshw.net申請授權,未經Gessey蓋錫咨詢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傳播、發布、復制本報告。Gessey蓋錫咨詢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報告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