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2023年全省新型儲能產業實現營收801億元,同比增長21%2024-06-17 14:03瀏覽數:185次
6月17日,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關于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第0909號代表建議答復的函》,其中提到:是全力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實施“千百億”企業培育行動,遴選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性強的優質光儲項目納入省重點項目清單,統籌做好土地、能耗等資源要素保障。對部分重大項目,按照“一事一議”“一企一策”方式給予支持。截至2023年底,全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領域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達到11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28家;營收超百億元企業達到12家,龍頭企業牽引帶動作用增強。 以下為原文內容: 關于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第0909號代表建議答復的函 馮前名代表: 您在省十四屆人大二會議期間提出的關于全產業鏈布局,推動先進光伏新型儲能高質量發展的建議收悉,經研究辦理,現答復如下: 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頂格推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全省上下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搶抓產業發展機遇,緊扣“先進、新型”兩個關鍵詞,加快實施“七大行動”,推動全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2023年,全省光伏產業實現營收2967.4億元,躍居全國第三位;新型儲能產業實現營收801億元,同比增長21%;光伏玻璃、光伏逆變器、光伏組件產量分別占全國1/2、1/3、1/4。 一是建立高規格工作推進機制。印發《關于強化創新引領推動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明確產業集群建設總體目標。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的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集群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頂格推進產業發展。建立由25個省直單位、16個地市共87名專職聯絡員組成的常態化工作對接體系,推動包括阜陽市在內的全省16個地市成立工作專班,協同推進產業發展。 二是大力推動強鏈延鏈補鏈。印發《安徽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鏈核心企業對接招引目錄》,圍繞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專用設備、關鍵原輔料、核心零部件等我省產業鏈薄弱環節,以及系統集成、運維管理等下游環節,引進一批關鍵領域配套項目,全省光儲產業近地化配套率從2022年底的5%提升至目前的10%左右。 三是全力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實施“千百億”企業培育行動,遴選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性強的優質光儲項目納入省重點項目清單,統籌做好土地、能耗等資源要素保障。對部分重大項目,按照“一事一議”“一企一策”方式給予支持。截至2023年底,全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領域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達到11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28家;營收超百億元企業達到12家,龍頭企業牽引帶動作用增強。 四是著力促進市場推廣應用。印發實施《安徽省光伏建筑一體化試點示范和推廣應用實施方案》,在具備條件的工業廠房、公共建筑領域全面應用太陽能光伏。加快編制《安徽省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實施方案》,支持工業園區、重大項目通過源網荷儲一體化方式提升光伏發電和儲能設施應用水平。2023年,全省新增光伏發電裝機1069萬千瓦,同比增長139%,占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88.1%;全省新型儲能新增裝機137萬千瓦,累計裝機178萬千瓦,同比增長334%。 五是強化政策資金及融資保障。印發實施《支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截至2024年3月底,首批“免申即享”項目36個已落實。舉辦全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融企對接會,組織省內100余家光儲企業和16家銀行機構負責人現場對接,現場簽訂融資協議金額達到112.6億元。同時,推動金融機構開發多種形式的金融產品,多元化保障企業融資需求。 六是多方位保障新能源并網消納。組織開展全省集中式光伏資源普查,推動部分采煤沉陷區水面調整,推廣“光伏 綜合治理”模式,拓展集中式光伏發展空間。統籌電網安全與新能源健康發展,加快電網建設,有效保障新能源“應接盡接”。落實《支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從推動新型儲能電站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優化新型儲能項目調用結算方式、支持新型儲能項目發揮頂峰作用等方面加快推動新型儲能發展。 下一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光儲辦)將發揮統籌協調作用,協同各方資源和力量,緊扣“先進、新型”兩個關鍵詞,錨定《指導意見》提出的總體要求和目標,搶抓轉型機遇,一方面助企紓困,精準幫扶,更大力度保障企業融資需求,保障企業穩定發展;另一方面化危為機,推進優質項目加快建設,提高先進技術研發投入,繼續保持我省光儲產業技術領先優勢,穩步提升產業規模全國占比,推動全省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產業在新一輪競爭中脫穎而出、乘勢而上。
免責聲明:Gesse蓋錫咨詢力求提供的信息準確、信息所述內容及觀點的客觀公正,但并不保證其是否需要進行必要變更。Gesse蓋錫咨詢提供的信息僅供客戶決策參考,并不構成對客戶決策的直接建議,客戶不應以此取代自己的獨立判斷,客戶做出的任何決策與Gessey蓋錫咨詢無關。本報告版權歸Gessey蓋錫咨詢所有,為非公開資料,僅供Gessey蓋錫咨詢客戶自身使用;本文為Gessey蓋錫咨詢編輯,如需使用,請聯系news@nshw.net申請授權,未經Gessey蓋錫咨詢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傳播、發布、復制本報告。Gessey蓋錫咨詢保留對任何侵權行為和有悖報告原意的引用行為進行追究的權利。 |